服務熱線
86-0536-2222845
PROUCTS LIST
【WX-DSW1,山東萬象環境,助力多領域環境監測】城市地下水過度開采會導致地面沉降,礦山井下水位異常可能引發透水,這些風險的防范,離不開 “長期連續的監測數據"—— 傳統人工監測只能斷斷續續記錄,既無法捕捉夜間、暴雨等特殊時段的水位突變,也難以形成完整的歷史趨勢曲線,給后續分析決策留下隱患。而地下水位自動監測系統通過 “傳感器 + 采集器 + 云平臺" 的全流程自動化設計,讓監測從 “碎片化" 變為 “系統化",為科學決策提供可靠數據支撐。
系統的核心在于構建 “無人值守的自動化閉環":前端采用擴散硅壓阻傳感器,可根據場景需求設置 1-60 分鐘的采集頻率(礦山防透水設 5 分鐘 / 次,城市水文設 1 小時 / 次),24 小時不間斷采集水位數據,無需人工干預;數據采集器將傳感器的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后,通過 RS485 或 4G 網絡實時傳輸至云平臺,即便各觀測點分散在數十公里范圍內,也能實現數據集中存儲,內置的 8G TF 卡還會自動備份 3 個月數據,斷網后重啟可自動補傳,避免數據丟失。
云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更是為用戶減負:支持實時查看各觀測點水位數據,生成日、周、月、年的歷史趨勢曲線,管理人員通過電腦或手機 APP,就能直觀看到水位變化規律(如城市某區域地下水每月下降 0.3 米),不用再手動整理 Excel 表格;支持數據導出(格式包括 Excel、PDF),方便對接水文報告、科研論文等場景;還能設置多用戶權限,不同部門(如礦山安全科、城市水文局)可根據權限查看對應數據,避免信息泄露。
為保障系統長期穩定運行,硬件設計上還做了多重防護:采用三重防雷工藝,在雷雨多發的山區、礦區,能有效抵御雷擊損壞;信號傳輸用抗拉抓力鋼絲電纜,避免戶外施工、動物啃咬導致的線纜斷裂;傳感器自帶核心自動校正算法,能過濾水面波動帶來的數值偏差,數據精度穩定在 ±1 厘米內。山西某城市地下水管控項目用該系統后,水文工程師趙工反饋:“通過歷史趨勢曲線,我們發現某開采區地下水下降過快,及時調整了開采計劃,半年內地面沉降速率從 5 毫米 / 月降至 2 毫米 / 月。自動監測比人工省了 80% 的工作量,還能精準追溯變化規律,太實用了。" 如今,該系統已成為城市水文管理、礦山安全監測、農業灌溉調度的重要工具,用自動化技術助力科學管控地下水資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