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X-SW2山東萬象環境,助力多領域環境監測】傳統河道水位雨量監測,一直繞不開 “人工依賴" 的痛點 —— 水利員需劃著小船到河中心測水位,雨天江面風浪大時,不僅危險還易導致數據偏差;雨量監測靠岸邊的翻斗式雨量筒,一旦被落葉、泥沙堵塞,就會漏記降雨量。2023 年南方某河道就因人工監測數據滯后 2 小時,未及時發現暴雨導致的水位驟升,造成沿岸 300 畝農田被淹。而河流水位雨量監測系統的出現,憑借 K 波段雷達技術,徹的底解決了 “接觸式測量易故障、人工監測效率低" 的難題。

這款系統的核心競爭力在于 “非接觸測量" 與 “抗干擾能力":采用先進的 K 波段平面雷達技術,無需將探頭浸入水中,只需將雷達天線安裝在河道岸邊的立桿上,通過發射微波信號反射水面和雨滴,就能同時測量水位與降雨量。整個過程不受河水泥沙、水面漂浮物(如樹枝、垃圾)影響,哪怕河水渾濁度超 500NTU,水位測量誤差仍能控制在 ±2mm 內;也不受溫度(-30℃至 70℃)、霧霾、暴雨等天氣影響,暴雨天降雨量監測準確率達 98% 以上,比傳統翻斗式雨量筒更可靠。
系統還貼合河道監測場景做了優化設計:體積小巧的雷達傳感器與采集器,1 名工作人員 2 小時就能完成安裝,不用大規模施工影響河道通航;支持 GPRS 無線傳輸(可選配有線),監測數據實時上傳至水利云平臺,當水位超警戒值或降雨量達 50mm/24 小時時,平臺自動推送預警信息至管理人員手機;內置配置軟件,可根據不同河道的斷面參數(如河寬、水深)調整計算模型,精準輸出流量數據,不用人工再做復雜換算。如今,在南方多暴雨的河道沿線,這款系統已成為防汛 “哨兵",用精準數據為沿岸安全保駕護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