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X-DSW1,山東萬象環境,助力多領域環境監測】煤礦井下透水事故的可怕之處,在于 “看不見的風險"—— 傳統監測依賴人工攜帶測繩下井,1 名工人 1 天最多只能完成 3 個 300 米深井的測量,數據滯后至少 2 小時。2023 年山西某國有煤礦就因暴雨天井下水位驟升,人工監測未及時發現,導致工作面積水超 1.2 米,緊急撤離時仍造成 2 臺掘進機損壞,直接損失超 500 萬元。而煤礦水文監測系統的出現,憑借抗高壓、高精度的核心設計,讓深井水位監測從 “滯后人工" 變為 “實時預警",成為井下安全的 “隱形屏障"。

這款系統專為煤礦井下極的端環境定制,核心優勢集中在 “耐壓性" 與 “穩定性" 兩大維度:基于靜水壓力原理,搭載內置超的強抗高壓密封傳感器芯片,測量范圍覆蓋 100-400 米深井,即便在井下 4MPa 的高壓水環境中,也能精準捕捉 0.5 厘米的微小水位變化,誤差控制在 ±1% FS 以內;傳感器采用 316L 防腐不銹鋼一體成型結構,能抵御煤礦井下含硫、氯等腐蝕性離子的礦水侵蝕,長期浸泡也不會出現探頭銹蝕、數據漂移的問題。信號傳輸環節更做了雙重保障:采用抗拉抓力鋼絲電纜,可承受 500 公斤的拉扯力,避免井下復雜作業環境中線纜斷裂;搭配三重防雷工藝與反極性保護設計,能有效抵御井下強電磁干擾和瞬間過電壓,符合 EMI 防護要求,即便遇到電網波動,數據采集也不會中斷。
某煤礦在井下 12 個觀測孔部署該系統后,安全科王科長反饋:“現在中控室大屏能實時看到每個深井的水位數據,今年汛期 1 個靠近斷層的觀測孔,1 小時內水位上升了 0.8 米,系統提前 1.5 小時推送短信預警,我們立即關閉防水閘門并撤離作業人員,沒造成任何損失。以前每月要安排 6 人次下井測量,現在不用再讓工人冒險,還節省了 30% 的人力成本。" 如今,這套系統已成為煤礦水文監測的標配,用技術手段將 “透水風險" 擋在作業面之外,為井下安全生產筑牢防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