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WX-BZ2】山東萬象環境,助力多領域環境監測。縣級植保站承擔著多個鄉鎮、多種作物的病害監測任務,傳統監測模式卻面臨諸多困境:10 個監測點需 2 名工作人員往返奔波 2 天,不僅人工成本高,還易因采樣間隔長、操作差異導致數據誤差 —— 曾有植保站因人工漏換載片,導致玉米大斑病孢子數據缺失,延誤了防控時機。一體化智能孢子捕捉儀以 “全流程自動化 + 全域集中管理" 為核心,精準解決縣域監測的 “散、繁、誤" 痛點。

設備在硬件設計上嚴格遵循《植物保護機械孢子捕捉儀(器)》(GB/T24689.3-2009) 標準,整體機箱采用鍍鋅噴塑工藝,表面無毛刺且抗田間風雨腐蝕;易損部件(如載片傳動模塊)具備良好互換性,后期維護時只需更換備件,無需整體檢修。核心的載樣管理模塊實現 “全自動化":一次加載 20 片載樣片可連續使用 365 天,每天按預設頻率(1-10 次可調)自動完成孢子捕捉、顯微成像、載片回收,徹的底告別 “人工換片" 的繁瑣,讓植保人員從 “跑現場" 中解放。
智能功能進一步提升縣域監測效率:內置 GPS / 北斗定位模塊,在縣域植保管理平臺的地圖上,可清晰查看每臺設備的位置、編號及在線狀態,哪個鄉鎮的小麥銹病孢子超標、哪個片區的水稻稻瘟病孢子活躍,一目了然;支持 3G/4G/WIFI 數據傳輸,采用 MQTT 協議,監測數據可實時對接上級農業部門系統,無需人工匯總上報。更實用的是,設備能關聯氣象數據(如溫度、濕度),當濕度≥85% 時自動將采樣頻率從 6 小時 1 次調整為 3 小時 1 次,貼合孢子在高濕環境下易擴散的規律,讓監測更具針對性。
某縣植保站應用該設備后,工作效率大幅提升:“以前的 10 個監測點要 2 天維護,現在 1 個人在辦公室就能遠程管理,今年玉米大斑病預警提前 5 天,指導農戶精準噴施藥劑,全縣玉米減產率從 12% 降至 4%,挽回損失超 200 萬元。" 此外,設備支持遠程程序升級,無需人工到現場操作;具備防雷擊功能,即便部署在山區空曠地帶也無需擔憂損壞,成了縣域植保監測的 “高效助手"。